初中地理基本原理
青龙教研室 张万义
1.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。
2.地球在绕地轴不停地自传,自传周期是24小时。
3.地球在绕太阳不停地公转,公转周期是1年。
4.月亮在绕地球不停地运行,运行周期为29.53天。
5.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。照亮的一半为白昼,另一半为黑夜。
6.由于地球的自传,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东西时差。
7.东面的时刻总比西面的早,经度每隔15度,时间相差1小时。
8.不同日期的分界线: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“今天”,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“昨天”。
9.由于地球公转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。
10.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,此时北半球为夏季,南北求为冬季;
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,此时南半球为夏季,北半球为冬季。
春分日、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,此时全球昼夜等长。
11.全球表面分为五个温度带,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,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。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。
12.全球经度分为360度,本初子午线为0度,向西、向东各分180度,东西经180度合一。
经度的递变: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,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。
13.纬度的递变:向度数增大为北纬度,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。
14.纬线的形状和长度: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,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,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。
15.经线的形状和长度: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,长度都相等。
16.南北半球的划分: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,以南为南半球。
17.东西半球的划分:20°W往东至160°E为东半球,20°W往西至160°E为西半球。
18.高中低纬的划分:南北纬30°之间为低纬度,30°-60°之间为中纬度,60°-90°之为高纬度。
19.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可以用经纬网定位。
20.两条相邻纬线之间的距离为111千米。
21.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:相同图幅,比例尺愈大,表示的范围愈小;比例尺愈小,表示的范围愈大。
22.地图上方向的确定
(1)一般情况,“上北下南,左西右东”;
(2)有指向标的地图,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;
(3)经纬网地图,经线指示南北方向,纬线指示东西方向。
23.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: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,坡度越陡。
24.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: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,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。
25.天体系统的层次:地月系→太阳系→银河系→总星系→河外星系。
26.地球表面71%是海洋,29%是陆地。海陆可以变迁。
27.地壳由六大板块组成,板块内部相对稳定,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,多火山、地震。
全球有两大地震带: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、地中海-喜马拉雅地震带。
板块仍在运动着,两大板块张裂地带形成裂谷和海洋,相撞形成山脉。
28.一天中,下午两点气温最高,日出前后气温最低。
评论